为广泛听取学生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加强师生交流,帮助学院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,数字经济学院于4月29日晚上,在行政楼425、421、400会议室分别召开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经济与金融专业、数字经济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、金融科技专业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。参会人员有数字经济教研主任麦志坚,金融科技教研室主任王雅坤,经济与金融教研室主任邓林云和各教研室专业负责人及2022至2024级所有专业的学生代表参会。
座谈会一:驭“经金”浪潮,共筑专业发展新基石
会上,各年级学生代表踊跃发言。2024级新生表示部分经济理论课程抽象难懂,期望增设案例教学与模拟实践,助力知识吸收;同时,希望学校丰富学术讲座资源,拓宽专业视野。2023级学生聚焦于专业课程衔接,建议优化课程顺序,增强课程间逻辑关联;还提出英语四六级备考资源有限,希望学校组织专项辅导。2022级学生重点关注实习安排,建议拓展高质量实习基地,增加金融机构实地调研机会;并表示考研相关经济学科目的辅导资料匮乏,期待学校给予支持。
针对学生关切,邓林云老师和邹璨老师逐一解答。在教学优化上,将依据课程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,强化案例与实践教学;针对四六级和考研辅导,将组建教师指导团队,推出相关课程。实习就业方面,会加速拓展校企合作,搭建实习信息平台;毕业论文环节,实行导师全程跟踪。同时,韦蓝青老师强调课堂纪律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学习讨论。
会议尾声,邓林云老师指出,此次座谈会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改进思路。学院将秉持“以生为本”理念,从教学、实践、就业等多维度发力,完善专业建设。未来,学院会持续畅通沟通渠道,凝聚师生智慧,培育适应经济金融市场变革的高素质专业人才。
座谈会二:逐“数智”浪潮,共筑专业发展新根基
会上,各年级学生代表踊跃发言。2024级新生提出,部分数字经济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,期待增加Python编程、数据可视化等实操环节,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应用能力;同时希望开设“大数据前沿技术”系列讲座,拓宽行业认知。2023级学生关注课程衔接问题,建议优化“统计学基础”与“大数据分析”的前后置顺序,避免知识断层;并反映英语四六级备考资源不足,希望增设专项模拟考试与单词打卡社群。2022级学生重点围绕实习实践发言,建议与互联网企业、金融科技公司共建实习基地,增加数据标注、数据分析岗位的实战机会;同时呼吁提供考研“数据结构”“机器学习”等科目的系统化辅导资料。
针对学生关切,麦志坚主任和刘昊老师逐一解答。麦志坚主任针对教学优化表示,将增设“数据实战工作坊”,每周开展Python编程、SQL数据库等技能实训;联合企业导师开发“数字经济典型案例库”,融入课堂教学。针对四六级与考研需求,刘昊老师宣布将组建“学习互助小组”,由教师带队开展每日晨读、每周真题解析;考研辅导方面,整理发布《大数据考研核心知识点手册》,并开设线上答疑通道。实习就业层面,学校已与一些科技企业达成合作意向,后续将定向推送实习岗位,定期组织“企业开放日”活动;毕业论文环节将推行“双导师制”(校内导师+行业导师),强化应用导向选题。李骏祺老师特别强调课堂纪律,倡导“无手机课堂”,并建议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参与“Kaggle数据分析竞赛”,学院将对获奖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奖励。
会议最后,麦志坚主任总结指出,此次座谈会为专业建设提供了“以学生需求为导向”的改进蓝图。学院将从课程体系、实践平台、就业服务三方面精准施策,着力培养“懂数据、会分析、能应用”的复合型人才。未来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持续吸纳师生建议,推动专业建设与数字经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。
座谈会三:“融”慧创新踏浪行,携手同铸金融科技基石
座谈会上,2024级学生反映专业课程理论难,盼增加实践与竞赛指导,获取考公考研等资源,还提及洗澡热水问题;2023、2022级学生关注实习与学业规划,建议提升实习匹配度等,也提出四六级报名、考研辅导资源不足等需求。教研室主任王雅坤与朱明敏老师回应,生活上协调后勤优化热水供应;实践教学将推送实习岗,推荐寒暑假实习。课程与论文方面,调整导师分配,确定答辩时间(1月或5月),强调论文会被抽查。还提及教学纪律,或调整作业量与考核形式。
会议最后,王雅坤主任表示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优化教学管理与服务。强调专业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此次座谈明确改进方向,未来会持续听师生意见,培养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。(数字经济学院供稿 文/宋晓歌 图/宋晓歌 一审一校:李孜 二审二校:曾桂玲 三审三校:韦丹)

座谈会一现场

座谈会二现场

座谈会三现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