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日,南宁学院劳动教育生存能力训练实践课在活动中心102室顺利举行。此次实践课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,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,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,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深刻内涵。
此次活动由共青团南宁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委员会、绿色长城环保社团联合承办。本次实践课的核心内容是“多肉植物种植与养护”。在韦红思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全班的学生们热情投入,亲手体验了从选盆配土到栽种维护的完整过程。实践伊始,授课教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多肉植物的基本特性、常见品种及其顽强的生命力所象征的劳动精神。随后,韦老师详细示范了种植步骤:如何选择合适的透气花盆、科学配置疏松排水的土壤(通常包含泥炭土、颗粒土等)、在盆底铺设陶粒防止积水,以及正确进行脱盆、修根、栽种和铺面等关键操作。
在动手实践环节,学生们化身“小小园丁”,在教师的近距离指导下,纷纷动手操作。 大家小心翼翼地处理着形态各异、憨态可掬的多肉小苗,左手扶苗,右手填土,专注地进行着栽种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,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如何让多肉植物“安家落户”,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指尖耕耘的乐趣与专注劳动带来的满足感。
种植完成后,韦老师重点讲解了多肉植物的日常养护知识,这是确保“生机”延续的关键。课程涵盖了浇水原则、光照需求、通风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病虫害的预防等实用技能。老师强调,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,更在于持续的责任与守护,照料植物如同照料生活,需要耐心、观察和持之以恒的付出。
当一盆盆由同学们亲手栽种、搭配的迷你多肉盆栽整齐排列时,小小的活动室瞬间充满了盎然绿意与蓬勃生机。这堂生动的实践课,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实用的园艺种植与养护技能,提升了动手能力和生活观察力,更让他们在松土、栽种、浇水的点滴劳动中,深刻领悟了“指尖育生机”的内涵,真切感受到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可以创造美、培育生命、装点环境,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这些生机勃勃的多肉植物,将成为同学们劳动成果的见证,伴随他们成长,时刻提醒着劳动的价值与美好。(数字经济学院传媒中心供稿:文/图 黄厚霖 一审一校:李孜 二审二校:曾桂玲 三审三校:韦丹)


活动现场

合影留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