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团活动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数院学子 >> 党团活动 >> 正文
【数院三下乡】数字经济学院“缅怀先烈,助力团结” 实践团在那坡县开社会实践活动纪实(四)
发布人: |发布时间:2024-07-12|浏览次数:

随着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进行,南宁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的民族实践团在7月11日继续他们的探索与服务之旅。这一天,实践团成员们在那坡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,包括缅怀革命先烈、体验民族文化、促进民族团结等,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革命精神的感悟,也增进了对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的认识,展现了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

上午,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那坡烈士陵园,瞻仰革命先烈,体验精神上的洗礼。这片庄严肃穆的土地,安息着众多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。据相关资料记载,园内安葬着936名烈士,主要是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、老山等战役中英勇捐躯。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,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奉献精神。随后,韦瑞凯老师为同学们深情讲述了滇黔桂边区红色革命故事,例如1929年12月11日,邓小平、张云逸等领导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义、1935年5月,红军游击队收编了广南县王开洪苗族武装等。经过两年多的发展,革命之火迅速燃遍壮乡苗岭、晕山瑶寨,革命先辈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,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,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,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。紧接着,成员们参观了那坡烈士陵园陈列馆,通过展品和资料的学习,进一步了解了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,红色基因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
下午,实践团抵达那坡县科冬社区,参观并举行了“领略民族风情,助力民族团结”的交流座谈会。科冬社区作为一个安置小区,共安置1373户家庭,是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项目与显著成果。座谈会上,村支书明确指出,加强民族教育与文化交流、创建各民族文化比赛活动等措施,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。在热烈的交流中,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居民共同探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为民族团结贡献了积极力量,共同绘制了民族团结的美好蓝图。

紧接着实践团继续前往达腊村及彝族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,达腊村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示范村这一称号,这得益于该村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。达腊村不仅是一个彝族村寨,而且通过举办传统节日“跳弓节”,以及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,如实施思想舆论引领工程、学校教育培训工程、典型示范培育工程等,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。紧接着实践团到达彝族博物馆,深入了解了彝族的历史文化和习俗。丰富的展品和详尽的介绍让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,直观地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,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积累了宝贵素材。

通过此次那坡之行,南宁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民族实践团不仅缅怀了革命先烈,传承了红色基因,而且在促进民族团结、弘扬民族文化方面不断探索,积累了丰富经验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,为民族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。(数字经济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供稿/文:邓仕鑫 图:袁睦萤、邓仕鑫、李雯莉)

实践团烈士陵园红色故事观影图

实践团前往烈士陵园缅怀先烈

实践团与科冬社区交流纪实照片

实践团前往达腊村采访

实践团前往那坡彝族生态博物馆参观



上一条:【暑期三下乡】数院“青春心向党,民族一家亲”实践团前往防城港市博物馆 和防城港检察院防城港检察院民...
下一条:【暑期三下乡】数院“青春心向党,民族一家亲”实践团赴珠河社区那天花村开展经济产业调研(二)

Copyright 2019-2020 Powered By 南宁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桂ICP备11008250号 地址: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 邮编:530299 南宁学院数字经济学院 
技术支持:南宁学院信息化处